疫情這幾年,添置最多的竟是家居小物而不是衣服和包包?我自己著實被嚇了一跳,30歲後生活的重心完完全全的偏移到了家庭生活上,也習慣購買一些可以增添幸福感的小物件:杯子和碗碟絕對算是這幾年的心頭好!如果哪天閒來有空煮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那麼一定要拿出好看的餐具才能對得起這1-2個小時的勞動成果。
最近在看舒國治的《台北小吃札記》,書裡還貼心的附上了美食地圖,開心壞了。等著哪一日可以再次前往時,一定挑選出最愛的幾間拜訪:)很喜歡開篇裡,他對於台灣外省菜和本省菜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描述,分享給大家:
“ 小吃亦如此理,因各方食物匯聚,撞擊出的口味自必豐富。六十年代以降,中南部本省學習負笈北上,也自然而然吃上了粗獷形式的各種華北麵食,且吃上了辣,連帶日後返鄉亦攜回了辣味的嗜習。君不見太多的小鄉鎮的蔥油餅攤,人們愈來愈在餅上還塗抹辣醬、鹹醬的。而外省孩子在攤子上吃蚵仔麵線、吃肉羹,加黑醋,也習以為常。這種種便是食物之文化融合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