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Inspirations

台北故事特輯

台北故事特輯

這篇文章發出的時候,我們在台北已經待了半年的時間做出離開深圳的決定不久即發現懷孕。接著收拾行李、將家具海運、訂隔離飯店...到達後入住飯店公寓。再接著租房子、搬家、適應新環境。換個地方生活,意味著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來過。即使說著同一種語言,但也因為細微的差異需要慢慢適應調節。 肚子裡住著一個小生命原來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懷胎10月的過程中就會開始滋生濃濃的母愛...每天小妞在肚子裡不間斷地踢你,應該就是所謂的“甜蜜的負擔”?哈哈~你會忘掉前幾個月無數次孕吐的點滴,只會記得當下的美好,這在我看來應該就是第一階段最初的母愛吧。 今天是女兒出生後的第2個月13天,坐在客廳的餐桌上敲打著鍵盤寫下這些文字。最近不管是我們這個小家庭還是大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習著心平氣和地同嬌弱的嬰兒相處;同時也學習用獨立思考、自我辯證後而能心平氣和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 、

倫敦城市生活

倫敦城市生活

在英國讀書那會兒常常自己一個人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年輕時感覺有使不完的力氣,稍作休整就可以緩解長途飛行後的疲乏感。這次的英國行說實話猶豫了很久…畢竟要帶一個剛剛15個月的baby坐長途飛機就足以動搖本就不多的信心!再加上還選在初春時前往(去過英國的人都明白這裡的天氣有多麼的讓人琢磨不透)光是如何給寶寶在冷的地方穿衣服就讓我毫無頭緒,還別說加上時差、飲食等諸多不便… 為什麼還是來英國了?因為我倆實在是太久沒有離開亞洲…需要一些陌生環境的新鮮感來獲得育兒過程中對生活熱情的缺乏!所以,最後的最後,排除萬難我們來了… 走出希思羅機場的那一刻,空氣裡瀰漫著洗衣精的香氣……我知道我回來了!

做一枚生活的藝術家,可好?

做一枚生活的藝術家,可好?

疫情這幾年,添置最多的竟是家居小物而不是衣服和包包?我自己著實被嚇了一跳,30歲後生活的重心完完全全的偏移到了家庭生活上,也習慣購買一些可以增添幸福感的小物件:杯子和碗碟絕對算是這幾年的心頭好!如果哪天閒來有空煮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那麼一定要拿出好看的餐具才能對得起這1-2個小時的勞動成果。 最近在看舒國治的《台北小吃札記》,書裡還貼心的附上了美食地圖,開心壞了。等著哪一日可以再次前往時,一定挑選出最愛的幾間拜訪:)很喜歡開篇裡,他對於台灣外省菜和本省菜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描述,分享給大家: “ 小吃亦如此理,因各方食物匯聚,撞擊出的口味自必豐富。六十年代以降,中南部本省學習負笈北上,也自然而然吃上了粗獷形式的各種華北麵食,且吃上了辣,連帶日後返鄉亦攜回了辣味的嗜習。君不見太多的小鄉鎮的蔥油餅攤,人們愈來愈在餅上還塗抹辣醬、鹹醬的。而外省孩子在攤子上吃蚵仔麵線、吃肉羹,加黑醋,也習以為常。這種種便是食物之文化融合力也。"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冬日野餐!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冬日野餐!

選了個不錯的周末午後,約上Sandy,帶上水果麵包和新買的一大束洋甘菊,還有橙汁和友人送的紅酒...來到了位於梅林水庫旁的公園,陽光穿透低矮的樹木映射在草地上,光影隨著微風輕拂而不時的發生著變化,我們盡可能避開了一組的人流,追著今年拍著的照片。一行3人,走走停停,偶爾坐下聊會兒天,冬季的草坪草沒剩多少,大部分都是帶著潮濕水分的土地,一屁股坐下褲子全濕了,三人對看一眼都大笑了起來...天聊的差不多了,照片也拍完了。

首飾是我居家時期仍堅持的小小儀式感

首飾是我居家時期仍堅持的小小儀式感

Observe, touch, gather, and feel — guided by intuition, the sixth sense, as the curator of your own life. Each object is not merely a vessel of style but a page in a story yet to be told.